国内价格:本周(6月25日-7月1日),国内稻米市场购销清淡,粳稻稳中略跌,籼稻保持平稳。其中,东北粳稻因高水分粮较多,出现坏米现象,企业出售积极,价格略有下滑,但低水分粮价格仍坚挺;苏皖地区购销清淡,粳稻米价格总体平稳;南方地区籼稻米供应充足,价格以稳为主。
地区
|
品种
|
等级
|
价格类型
|
2010-7-1
|
较上周
|
较年初
|
江西景德镇
|
早籼稻
|
普通
|
收购价
|
2000
|
40
|
160
|
福州
|
早籼稻
|
普通
|
批发价
|
1950
|
0
|
70
|
湖南株洲
|
晚籼稻
|
普通
|
收购价
|
2120
|
40
|
270
|
四川成都
|
中籼稻
|
普通
|
收购价
|
2010
|
0
|
130
|
江苏连云港
|
粳稻
|
2等
|
收购价
|
2660
|
0
|
320
|
黑龙江建三江
|
粳稻
|
普通
|
收购价
|
2480
|
-20
|
220
|
湖南长沙
|
早籼米
|
标一
|
批发价
|
2740
|
0
|
0
|
安徽芜湖
|
晚籼米
|
优质
|
出厂价
|
3240
|
40
|
340
|
江苏连云港
|
粳米
|
标一
|
出厂价
|
3580
|
0
|
420
|
黑龙江建三江
|
粳米
|
标一
|
出厂价
|
3740
|
0
|
420
|
另据中华粮网监测,2010年第23期中储粮全国稻谷收购价格指数为117.34,周比下跌0.07%。
国际价格:本周国际稻米价格报价稳定,交投依旧清淡。
品种
|
出口报价
(美元/吨)
|
到国内成本
(元/吨)
|
较上周
(美元/吨)
|
较年初
(美元/吨)
|
100%B级泰国大米
|
450
|
3773
|
0
|
244
|
生产情况:
早稻:受政策支撑,今年农户早籼稻播种面积略有增加。据农业部农情调度,2010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整体将较去年增加120多万亩。目前南方早籼稻正值抽穗灌浆,由于春播时节低温多雨、4月“倒春寒”及6月后持续降雨等不利天气影响,今年南方早籼稻虽然播种面积增加,但生产形势不大乐观,预计早籼稻收获期将推迟7-15天左右,单产、总产同比小幅下降。据中华粮网实地考察,部分产区减产高达20%,总产预计将减10%左右。
粳稻:由于近两年粳稻价格持续走高,国家今年又大幅度提高粳稻最低收购价等支撑,2010年农户粳稻种植积极性高涨,面积增加。据中华粮网考察,2010年东北三省水稻播种面积6500万亩,同比增417万亩,增幅6.86%。虽然受前期低温、寡照、多雨导致春耕推迟10-20天,东北粳稻生产受到一定影响,不过目前粳稻苗情普遍较好,如果后期天气较好,9月23日(秋分)前不来早霜,在面积增加的情况下,东北粳稻总产仍有望增加。另外,苏皖粳稻移栽已进入尾声,播种面积预计增加。
拍卖情况:
本周定向销售东北临储粳稻约10万吨(辽2吉2黑6),南方临储稻谷200.2万吨(苏0.2皖37赣46豫25鄂37湘33川22),均较上周基本持平。南方籼稻米供应充足,成交率及成交价均低位徘徊;受国家开展国家政策性粮食销售专项检查影响,东北定向销售临储粳稻成交率回落明显,成交价低位运行。
单位:元/吨
品种
|
投放量
|
成交量
|
成交均价
|
价格涨跌
|
成交率
|
成交率涨跌
|
粳稻
|
10.13
|
7.04
|
2082.7
|
+37
|
69.44%
|
-15.13%
|
中晚籼稻
|
193.77
|
19.58
|
1966.5
|
-4
|
10.1%
|
+1.59%
|
早籼稻
|
8.36
|
1.14
|
1859
|
-24
|
13.61%
|
-6.12%
|
影响因素
政策:为管理好通胀预期,稳定粮油价格,促进市场合理发展,今年国家对粮油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较强。目前国家已要求要严厉打击游资炒作农产品行为,对市场保供稳价,同时对即将上市的早籼稻收购还将展开最低收购价检查。预计受此影响,后期稻米价格难以出现大幅上涨。
为抑制粳稻价格持续高涨,确保粮源进入市场,自3月份国家对东北粳稻实施定向销售政策以来,国家先后3次出台了细化政策来规范定向销售。受此影响,5月份后东北定向销售粳稻成交价迅速回落至合理水平,从而也促进了粳稻米市场价格合理回落。
供需:由于拍卖市场投放充足、南方各级储备均在轮换出库、早籼稻即将上市,籼稻供应完全能够保障。粳稻粮源目前主要掌握在非国有企业手中,由于今年属于高温高湿天气,非国有企业保管条件有限,坏粮较多,加之粳稻米价格高位,终端需求自5月份来持续低迷,企业对坏粮出库意愿较强,销区库存预计可撑过7月,市场供应较足;但由于2009年粳稻减产、国家库存严重不足,加之坏粮较正常年景偏多,粳稻供应紧张的局面未改,预计后期粳稻特别是水分低质量好的粳稻价格仍有上涨可能。
其它:5月以来的持续暴雨已构成洪涝灾害,不仅对正值生长关键期的早籼稻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,同时也提升了市场对农产品涨价的预期。
另外今年气候高温高湿天气较明显,稻米保管难度大,坏粮较多,企业出货积极,对市场造成较大影响。
后期走势分析
籼稻:最低收购价、拍卖底价锁定了籼稻下跌空间,且由于早稻预期减产,开秤价格预计高企,以及洪涝灾害的心理预期提振,对籼稻价格稳中趋升形成利好。不过,由于国家可调控市场的政策性籼稻较足,目前市场供需较为宽松,加之国家保供稳定的决心较强,预计籼稻价格难以大涨。
粳稻:目前国家向市场投放的粳稻资源主要为2009年产的中央储备粳稻,可调控性粳稻资源严重不足。预计短期受坏粮较多、需求清淡、销区批发商库存较足等影响,短期粳稻价格仍将维持弱势整理格局,但水分低质量好的粳稻价格难跌且8月后预计将有回升行情。
大米:大米需求处于淡季,加之天气不利于保管,大米购销清淡,供需较足,预计后期价格仍以稳为主,难以有大的变动。
风险提示
据中华粮网考察,受今年来持续不利天气影响,2010年国内早籼稻预计将减产10%左右,收获期推迟7-15天不等,对晚籼稻生产带来不利影响。同时,受生产成本高位,农户惜售心理依然存在;加之陈早稻主产区价格达到0.98元/斤左右,远远高于最低收购价,市场对早籼稻开秤价预期普遍较高,达到0.96元/斤以上,且认为后期价格或将突破1.0元/斤。预计受以上因素影响,2010年国内早籼稻或将高开,托市启动十分困难。同时,早籼稻价格的走高也将促进中晚籼稻及粳稻价格的上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