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内价格:本周(7月22日-7月28日),国内粳稻米市场弱势稳定,黑龙江局部地区稻谷价格略跌0.01元/斤,稻米外运仍然低迷。新季早稻市场总体稳定,湖南地区涨幅略大。位于销区的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浙江稻价高企。除湖北、安徽外,大多数主产省早稻收购价已经接近1.15元/斤的关口运行。
地区
|
品种
|
等级
|
价格类型
|
2011-7-28
|
较上周
|
较年初
|
江西崇仁
|
早籼稻
|
09年中等
|
出库价
|
2320
|
0
|
220
|
福州
|
早籼稻
|
中等
|
批发价
|
2260
|
0
|
20
|
湖南株洲
|
晚籼稻
|
中等
|
收购价
|
2580
|
0
|
320
|
四川成都
|
中籼稻
|
中等
|
收购价
|
2520
|
0
|
140
|
江苏徐州
|
粳稻
|
二等
|
收购价
|
2960
|
0
|
120
|
黑龙江建三江
|
粳稻
|
一等
|
收购价
|
2820
|
-20
|
0
|
湖南长沙
|
早籼米
|
标一
|
批发价
|
3360
|
0
|
100
|
安徽芜湖
|
晚籼米
|
优质
|
出厂价
|
4000
|
0
|
400
|
江苏徐州
|
粳米
|
标一
|
出厂价
|
4120
|
0
|
180
|
黑龙江建三江
|
粳米
|
标一
|
出厂价
|
4000
|
0
|
0
|
另据中华粮网监测,2011年第28期中储粮全国稻谷收购价格指数为139.65,周比下跌0.10%。
国际价格:近日来,非洲国家对大米的需求转向越南,越南米价格小幅上扬。泰国米价依然坚挺,本周报价560美元/吨,初略计算,泰国米到达国内成本价约4395元/吨,较广州地区东北米批发价4560元/吨低165元/吨。
品种
|
出口报价
(美元/吨)
|
到国内成本
(元/吨)
|
较上周
(美元/吨)
|
较年初
(美元/吨)
|
100%B级泰国大米
|
560
|
4395
|
+20
|
35
|
收购情况:据统计,2010年我国中晚籼稻主产省(区、市)各类粮食经营企业累计收购2010年新产中晚籼稻1711万吨,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808.4万吨,占收购总量的47%。据统计,截至4月30日,辽宁、吉林、黑龙江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等6个粳稻主产省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10年新产粳稻2142.9万吨,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895.8万吨,占收购总量的42%。伴随新季早稻上市,早籼稻米市场将得到很大缓解,而中晚稻米市场则供应仍然偏紧。江苏地区粳稻供需紧张,东北仍较宽松。
生产情况:
早稻。本周,我国早籼稻主产区价格整体略有上涨。其中,湖南地区上涨较快,江西还比较平稳。分省份来看,湖南早籼稻主流收购价在每百斤112-117元,较上周增2-3元;广西、浙江、福建等地受补贴及订单收购影响,价格已经超过130元。湖北、安徽目前收购价也在108-115元之间。现在收粮主体陆续入市,价格开始整体上扬,不过多数企业仍较理智,抢购现象并未出现。
中稻。发改委消息,2011年我国中稻种植面积共2.7亿亩,较去年增660万亩。近期中稻已经陆续进入抽穗孕穗期,个别地区高温少雨,伏旱开始露头,提醒有关部门注意及时灌溉。
晚稻。本周已经进入“双抢”时节的关键时期,大部地区天气晴好,对晚稻移栽十分有利。
粳稻。据悉,我国东北四省2011年粳稻种植面积达7000万亩。现在距离新季粳稻上市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,当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,一是防范夏伏旱;二是防范病虫害,近期东北地区雨水多、气温高、大雾天气多,利于病虫害发生;三是防范早霜。
拍卖情况:
本周国家计划交易定向销售粳稻约10万吨(津1.4辽0.9吉1.4黑4.2苏1.7浙0.4),南方临储稻谷约68.52万吨(皖5.65赣12.21豫37鄂3.88湘1.36桂2.19川0.16贵6.06)。早籼稻成交量大幅增加,主要因为近期新季早稻价格开始上涨,陈稻优势显现。
单位:元/吨
品种
|
投放量
|
成交量
|
成交均价
|
价格涨跌
|
成交率
|
成交率涨跌
|
粳稻
|
9.9322
|
0
|
-
|
-
|
0
|
-
|
中晚籼稻
|
61.7456
|
2.8210
|
2047
|
+60
|
4.57%
|
-2.06%
|
早籼稻
|
6.7718
|
1.0264
|
1900
|
0
|
15.16%
|
+7.66%
|
影响因素
政策:本周,我国政策基本面暂没有新的消息。宏观经济政策方面仍以紧缩货币政策为主,市场预期下半年仍存加息可能。
供需:据中华粮网遥感预测,2011年我国早稻恢复性增产,产量接近3300万吨,供应面宽松。中晚稻需求紧张,本周晚稻米市场价格都略有上涨,拍卖成交价格上扬。东北地区余粮较多,大型粮企仍在积极抛售。
其它:本周来,我国新季早籼稻集中上市,价格趋涨,多数企业仍较理智,观望心理浓厚,但湖南等局部地区早稻价格涨幅偏高,企业加价收购现象增多,建议企业保持冷静,切忌盲目收粮。
后期走势分析
籼稻。受广西、福建、浙江三省订单补贴收购政策的影响,上述省份早籼稻收购价格已经突破1.3元/斤,并仍有上涨趋势,临近的广东省目前价格也略有上涨,市场价格混乱,企业纷纷观望。本周收粮主体集中入市,产区早稻价格普遍略涨,不过,由于2011年我国早稻恢复性增产,供应面宽松,早稻大幅上涨可能性很小。预计我国新季早籼稻市场8月仍将有小幅上涨的可能,但提醒广大收粮主体,目前个别地区早稻价格涨幅偏大,后市上涨空间有限,安全收购价最好控制在115元以内。而中晚稻受粮源紧张影响,价格依然保持坚挺,预计在新季中晚稻上市前,仍有上涨空间。
粳稻。本周,我国黑龙江稻谷出售价略有下跌,走货依然困难。目前有粮主体虽然积极抛售,但因成本高企,需求清淡,购买者寥寥。预计8月份我国粳稻米市场将保持平稳。但受9月份学校开学、双节临近等利好因素支撑,可能会略有上扬。
大米。因各大中专院校放假,大米需求清淡,价格总体平稳。中晚籼米因粮源有限,近期价格仍将坚挺。而新陈早籼米用途不一,新米对陈米的替代作用较小,价格也将弱势稳定。东北地区因粳稻成本支撑,粳米价格下跌空间也非常有限。
风险提示
近期国内早稻收购价开始上涨,个别地区企业不够理智,加价收购现象增加。因2011年早稻产量丰收,供应充足,提醒企业不要盲目追高,价格在每百斤115元以内可积极收购,在不超过120元的水平上按需收购。而东北地区仍建议库存较大的企业做好两手准备,在有利润的情况下逐步销售10年粳稻,以回笼资金,为新季粳稻收购做准备。